孙健成系浙江民禾律师事务所律师,本次志愿服务地为丽水龙泉市。
2018年12月,浙江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联合省法律援助中心和省律协主办的“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动员会在杭州召开,首批律师志愿者12名和1家律师事务所,将于2019年1月上旬被派遣到本省13个法律服务资源严重不足、有明确需求的县(市、区)从事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此举将从制度上、资金上进一步推动我省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
2019年1月9日,援助律师孙健成在龙泉市司法局报道后开展了相应的法律援助活动。累计至2019年8月共计办理26件法律援助案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咨询及龙泉市检察院值班共计59天,共计法律咨询190人次,见证认罪认罚(法律帮助)148人次。
一、办理法援案件情况
在2017年执业后,我大多办理的是商事案件和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非诉讼事务。而法律援助的案件,大多以工伤保险待遇等劳动人事争议、婚姻家事等案件的咨询和办理较多。在刚报到不久的1月至2月期间,我遇到不懂的案件情况时需要咨询和请教在该领域有办案经验的同行律师,也需要在计算各类赔偿标准的时候咨询当地资深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龙泉需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法律援助的案件及时办结,更需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体现杭州律师在龙泉的使命与担当。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仅仅是需要凭自己的良心去办案,而且需要引导当事人将现有的证据进行梳理并制定诉讼策略、风险告知、庭前(调解)辅导,在一个县级市范围内,办案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法条更需要开导双方冷静下来进行风险预估,争取将有调解可能的争取尽快签署和解协议或在办案机关的主导下签署调解笔录,把一个案件做到案结事了。
在我接受的第二件援助案件中为金某历经五个多月的申请仲裁的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和作为被申请人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援助案件办结后,我为其书写了强制执行申请书,在递交法院的一周内受援人拿回了工伤待遇19813.16元。而后金某想感谢我作为指派律师让其配偶陈某微信发红包给我表示慰问,我也明确表示拒绝不能收取任何财物,若要感谢写一封感谢信给司法局或法援中心以表心意即可(怕心意变成了经济负担)。但在8月中旬他的配偶陈某来到司法局送上一条沉甸甸的锦旗表示感谢,也是对我法援工作的认可。
二、值班律师制度问题
在刑事诉讼法新增了值班律师制度,而大多数的律师将其认为是程序性事项只是去见证嫌疑人是否自愿签署的具结书而忽视了新增制度的立法原意和延伸拓展辩护权的可能性。在浙江省各地的认罪认罚见证没有具体的细则,而我有幸能在7月中旬全省法律援助培训班上解读了值班律师制度和法律援助法草案等具体情况以解释当前情况下值班律师制度是提供法律帮助,为那些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符合指定辩护也没有经济条件自行委托辩护人的“中间人群”的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性保障。
而实践操作中,检察院的承办人并不重视这些条条框框,为应付需要律师见证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而临时通知律师来见证。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扩大刑事案件被告人指定辩护范围的通知》中:基层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刑事案件,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而当地的律师认为认罪认罚见证则停留在程序性事项上,值班律师在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时与承办人提相应的意见则会停留在建议性事项上,而没有相应接受委托或指派辩护的侧重点上。
我在发现许多操作问题后我与法援中心报告了此类问题,在司法局与检察院沟通:1、在量刑建议幅度在可能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上提前通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能在审判阶段出庭辩护的见证认罪认罚的值班律师,可以提前阅卷以了解案情。2、固定值班时间和承办人的时间观念,有临时需要见证认罪认罚的案件需要及时和法援中心工作人员说明理由与沟通并指派律师及时阅卷和见证认罪认罚。这样值班律师可以在审查起诉阶段提出辩护意见以便承办人听取辩护意见(刑事诉讼程序中辩护权需要提前介入效果越好),也是提高值班律师出庭辩护和有效辩护。
值班律师制度不仅仅是程序性事项,更需要资深的专家进行培训以提高各个法律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和思想,制度性保障嫌疑人的辩护权利和律师在场权等情况的反思。
三、学会感恩,享受过程
从2015年,我申请实习律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我在血液中心了解到白血病患者和各种手术患者需要输血小板维持生命。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只要能伸出手臂献出热血,就可以让他们的生命延续。
在2017、2018年两年时间里,到了预约的时间段我在法院开完庭等空余时间里都会前往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两年时间里完成48次献血成分血,共计捐献血量19200毫升。我的家人觉得献血会影响身体,我会反过来开导家人说身体足够健康的人才能符合成分血严格的筛选条件。当你养成定期献血的习惯后你会注意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因素以调整最佳的身心状态去献血,这都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作为律师,不仅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理典型案件和为律所创收。杭州律师更需要责任的担当和使命感,例如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人民警察章梁君定期捐献成分血。17年时间,他无偿献血237次,总捐献血量达到116600毫升。他作为公益事业的一个标杆鼓动着每一个献血人和志愿服务者,相信只要我身体足够健康和时间充裕他的纪录等我去突破。
2019年,我获得了2016-2017年度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奖状和2018年杭州律协公益新星奖。公益是个过程,我们需要享受这个过程而非在做公益的时候在想自己能获得什么,真的有幸能获得什么也是对你公益奉献的肯定。
犹记得在2018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刚献完血小板走出血液中心。我在一楼大厅碰到一个中年妇女,她低声的问我有没有献血证。而我的第一反应怕她是新闻报道中的“血头”,而她含着泪将家人患结肠癌在市一医院住院急需献血证的情况,我没有犹豫把包里的献血证拿出来给她让其尽快拿去给主治医生以安排输血,若还缺献血证我当年度还有七、八张可以用。她连声感谢,并从包里拿出几张百元人民币给我说当营养费,我连声拒绝说不能那这个钱,留给病人用好了。正当我在血液中心对面的公交站等车的时候她穿过马路跑过来说加我微信,用完献血证会寄送给我。而当天晚些时候,她的微信发来消息说感谢我的献血证并又转账500元说让我买营养品补补身体,而我和她说需要献血证可以再过两周到血液中心来拿,我献血的初衷是帮助需要的人而且血液中心有相应的献血补助不能再拿营养费什么的了。
虽然之后的时间里那位大姐没有把献血证还给我,但当我遇到需要献血证或者帮助的人我会不犹豫的把手头上的献血证给他们。在2019年年度可能我献血的次数可能达不到24次,但每一次捐献成分血都是身体力行的证明,生命不止公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