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谋划策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到防疫一线的站岗值守;从严丝合缝的法治体检,到走街入巷的普法宣传;从润物无声的矛盾化解,到贴心入微的人文关怀……他们以实干叩问初心,展现出法律服务志愿者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在受援地司法局的领导下,志愿律师深入践行“三服务”活动,助力破解了一批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难题;主动服务群众,畅通社情民意交流渠道;探索创新基层调解模式,推进“防疫情、稳企业、促改革、惠民生”目标。


一、重转型,抓机遇,当好“司法管家”
打好“组合拳”,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派驻庆元县的段啸风、派驻云和县的沈旭晨、派驻磐安县的张秀红等作为当地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的志愿律师,就加强疫情依法防控、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有关法律政策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对有关防疫指导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建言献策、提供法律意见;做好当地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
深化企业“法治体检”,不仅全面排查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也助推企业化危为机,挖掘发展提质、产业升级的机会,将复工复产的过程转变为转型升级的过程。
派驻嵊泗县的志愿律师陈熙、派驻景宁县的志愿律师陈春萍、派驻文成县的志愿律师吴星星等,深入企业,在“精准把脉”的基础上“对症开方”、精准施策。一方面,深入研判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梳理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多发性法律风险和苗头性、趋势性法律问题,及时预警提示、提出专业处置意见,并跟进落实,推动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顺势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在转型发展中脱困。同时,加强对企业复产复工过程中物业租赁、生产运营、债权债务、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等法律问题的研究,定期发布风险提示。

二、强宣传,树观念,增强免“疫”力
在法治宣传中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观念,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理性维权。派驻嵊泗县的志愿律师陈熙、派驻景宁县的志愿律师陈春萍、派驻永嘉县的志愿律师杨国航,一方面,发放《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解读手册,并就《条例》规定的系列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举措等,结合案例逐条解读,指导企业读懂、用好《条例》。另一方面,推广“向企”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咨询平台,作为我省首个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顾问服务的平台,为有法律服务需求,但未聘请法律顾问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渠道。
打通基层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送法进田间村头、工地车间。以村民返岗复工、春耕生产为契机,派驻云和县的志愿律师沈旭晨参与政策、法律“和”超市巡回服务活动。通过各职能部门联合坐诊提供“一站式”法律政策解读,“零距离”免费法律咨询,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书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充分享受“超市化”法律服务带来的便利。派驻嵊泗县的志愿律师陈熙,以公益讲座的形式,针对基层普法宣传工作要求制定了家常“法”事系列课程,结合丰富的案例,讲解了侵权损害、劳动欠薪、婚姻家庭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群众法律维权意识。



三、强疏导,拓格局,健全多元调解机制
凝聚合力,发挥志愿律师调处群体性社会矛盾的作用。针对疫情防控后期和疫情后社会矛盾纠纷新特点、新动向,当地司法局鼓励志愿律师参与疑难复杂、群体性纠纷应对处置,加大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等之间衔接联动,协力定分止争。派驻龙游县的志愿律师童晓英、派驻云和县的志愿律师沈旭晨、派驻洞头区的志愿律师田英英等,发挥专业优势,联合人民调解员、司法局工作人员,优势互补、有机衔接,法理情交融,成功调解数起疫情之下的劳动纠纷。在调解成功后,志愿律师将不定期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关注双方调解协议履行和后续关系发展等情况。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志愿律师的涓滴努力终将汇流成海,推波助澜,在之江大地承载着社情民生的航船,在法治保障的航道上行稳致远,奋楫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