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六批“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项目总结暨第七批部署动员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副理事长杨必明出席会议并作第六批工作总结和第七批工作部署。受援地司法行政机关,第六批、第七批志愿律师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充分肯定了“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项目六年来取得的成绩。志愿律师围绕受援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积极作为,传递“法治温度”,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该项目已成为我省法律援助工作“金字招牌”。
就下一步工作,会议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将法律援助融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受援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淬炼业务技能,提升服务实效。志愿律师在受援地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务求服务成效,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弘扬志愿精神,彰显队伍精气神。志愿律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迅速适应、甘于奉献、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形象。四是加强组织保障,打响服务品牌。受援地司法行政机关、浙江省律师协会、浙江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要强化协同保障,确保志愿服务行动有序推进。要大力宣传志愿服务行动成效,扩大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2024年,第六批志愿律师共参与窗口值班2700余天,提供法律咨询1.6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法律帮助案件1000余件,调解纠纷370余人次,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110余场次。2025年,又有13名律师志愿者和5家律师事务所的志愿律师接过法律援助接力棒,前往省内18个山区、海岛县(市、区)继续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